必安云首页> 帮助中心> 云服务器> 中科曙光 关 云服务器

中科曙光 关 云服务器

发布时间:2025-10-03 20:40       

中科曙光布局云服务器:撬动新一代算力生态

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,算力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,正驱动着各行各业的深度变革。中科曙光作为中国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领军企业,近年来在云服务器领域持续发力,构建起覆盖超算、智算、分布式存储全场景的算力解决方案体系。这家诞生于2006年的科技企业,凭借自主研发的曙光云计算平台Clouder,正逐步突破传统计算架构的边界,在智能化时代重新定义算力价值。

政策驱动下的国产化路径突破

国家对算力基础设施自主可控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。"十四五"规划明确提出,要推动云计算基础设施向国产化纵深发展。在这样的战略指引下,中科曙光以自主研发的硅立方智算产品线为突破口,打造出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云服务器架构。其采用的曙光自研分布式存储技术,不仅满足金融、电力等关键行业对数据安全的严苛要求,更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绿色低碳转型。

在政策层面,中科曙光深度参与国家东数西算工程,在多个国家级算力枢纽节点部署了云服务器集群。通过独创的液冷技术,其服务器单位能耗降低40%,单柜算力密度提升至100000TeraFLOP。这种技术创新既响应了双碳战略目标,又为传统数据中心改造提供了可行路径。在医疗领域,曙光云服务器集群已服务超过200家三甲医院,攻克了大规模影像数据处理中的吞吐瓶颈,日均存储量突破30PB的技术验证。

算力生态的垂直整合模式

中科曙光的云服务器解决方案区别于传统模式,采用"硬件+平台+服务"的垂直整合架构。其自研的超融合模块将计算、存储、网络、安全功能集成于12U机柜,通过动态资源调度技术实现98%的资源利用率。这种一体化设计不仅简化了运维复杂度,更大幅缩短了业务部署周期——某省级政务云平台的迁移改造,从设备上架到业务上线仅用14个工作日。

在开源生态建设方面,中科曙光主导的Clouder容器平台已全面支持Kubernetes生态,兼容主流AI框架和大数据组件。通过与国产芯片制造商的联合研发,曙光云服务器实现了从硬件架构到虚拟化层的全栈技术创新。在某大型工业互联网项目中,曙光部署的云服务器集群成功支撑每秒万个并发设备接入,数据处理延迟控制在毫秒级,为智能制造场景提供了关键支撑。

智能化场景的深度适配

面对AI大模型时代的算力变革需求,中科曙光推出专为深度学习优化的智算服务器。该系列产品采用Scale-out架构设计,通过构建分布式训练环境,使千亿参数模型的训练周期从数周缩短至数日。在高等教育领域,曙光共建的超算中心已覆盖80%的双一流高校,为年轻工程师群体的科研突破提供了底层支撑。

金融行业对云服务器的高可用性需求尤为突出。中科曙光创新应用的双活集群技术,确保核心交易系统实现分钟级故障切换。某国有银行的分布式核心系统改造项目中,曙光方案帮助其日均交易处理能力提升3倍,同时将运营成本降低25%。这种价值创造既体现在技术参数上,更在于为金融数字化转型注入了安全动能。

产学研协同的创新演进

科技自立自强战略为中科曙光的云服务器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。其与清华大学等顶尖学府合作的"曙光星云"计划,已孵化出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源项目。在某重大科技专项中,曙光云服务器承担起核心验证平台的角色,成功实现千万核级并行计算的突破,相关技术指标获得第三方验证报告的高度认可。

工程师社区作为技术创新的试验场,中科曙光通过举办年度开发者大会,吸引超过5000名技术人才参与云服务器方案的共建。这种开放生态不仅加速了技术创新迭代,更培养出熟悉自主技术体系的开发者群体。在实际项目中,社区贡献的优化方案已提升存储系统的IO吞吐效率32%,印证了协同创新的实践价值。

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进化方向

随着生成式AI、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应用的普及,数据中心对算力的需求呈现突发性增长特征。中科曙光研发的智能预测平台,通过分析海量业务数据,提前24小时预警资源缺口,确保用户业务的连续性。这种主动式运维模式在电子商务大促场景中经受检验,实现零故障的系统保障。

在全球化业务拓展方面,曙光云服务器采用多地域部署策略,为跨国企业提供统一架构的基础支持。在某国际能源企业数字化项目中,曙光方案帮助其实现20个海外仓库的实时联网分析。这种从"数据孤岛"到"全球协同"的转变,恰恰印证了云服务器作为数字基座的演进逻辑。

从高性能计算到普惠化云计算,中科曙光始终把握技术演进的底层逻辑。其云服务器产品线正在经历"智能化升级"的关键阶段,通过强化异构计算能力、完善数据中心互联方案,持续推动算力从传统的硬件堆叠,向可感知、可预测、可优化的智能服务能力进化。这种变革不仅需要技术突破,更需要构建覆盖芯片、算法、终端的完整产业生态,为数字经济时代铺设坚实根基。

扫一扫访问手机版
30+ 高防云产品
1000+企业的共同选择